臺灣民主國義勇軍統領「丘逢甲」(1864年12月26日~1912年2月25日),臺灣府淡水廳銅鑼灣(今苗栗縣銅鑼鄉竹森村)客家人,祖籍廣東省嘉應府鎮平縣(今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泰國美女總理「丘英樂」祖籍為中國廣東省「梅州市」豐順縣,兩地相隔不遠,都是丘姓客家人後裔,不知道是不是同一個祖先?
丘逢甲正反兩面評價都有,1896年廣東巡撫「許仙屏」說他「抗日護臺」;1907年參加革命黨「抗清」;梁啟超譽他為「詩界革命鉅子」、「天下健者」,出殯時有輓聯曰:「憶當年,禍水滔天,空拼九死餘生,雙手難支新建國;病今日,大星墜地,只剩二三遺老,背面同哭故將軍。」但被美濃舉人林金城(於美濃、六堆曾和日軍血戰兩次),寫過一副對聯批評:
盜臺軍餉,盜粵軍裝,軍法總能逃,事變兩番成大盜。
非清人物,非漢人材,人言終不息,心甘一死莫知非。
ole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團團」、「圓圓」來台過程曲折
「團團」與「圓圓」來台北定居前也是經過一番波折:2005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訪問「中國」,同時由中國政府提出「贈送」大貓熊建議。2006年中國已經確定贈台方案並準備就緒,但最終因中國方面而生的「統戰」將其命名為「團團」與「圓圓」,暗喻希望兩岸能夠早日「團圓」,導致台灣政府以中方統戰而拒絕。
2008年「馬英九」擔任總統後兩隻貓熊才得以輸入台灣,在尚未決定由哪個縣市飼養之前,很多縣市長都極力爭取說:「我們準備好了!」最後還是落腳台北市木柵動物園,2009年1月26日春節正式開放,引起民眾參觀的熱潮。
ole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曾經風光一時的部落格,在噗浪、臉書社群的興起,加上台灣擁有最多部落客的奇摩、無名「有預警」的吹熄燈號,部落格似乎風光不再,日前文化部為所屬的「藝文部落格」(http://blog.cca.gov.tw/)定位及未來走向,邀請學者、部落格寫手及代營運業者舉行座談,會議由文化部資訊處高級分析師莊舜清主持,聽取各方意見做為將來挹注資源的考量。
藝文部落格係2009年所建立,當時的文建會為整併文資網等性質類似部落格所成立,並將內容區分為:部落格、網誌、相簿、影音、藝文活動,音樂聚落等多個區塊,提供部落客們一個優質、功能強大、多元性的發表平台,這是其他商業性部落格所無法比擬的。
與會者都希望文化部能夠把這個小而美的部落格繼續經營下去,並且以部落格能夠將「文章和圖片作完美編輯」的優點,透過媒體行銷報導提高曝光率,讓喜歡部落格的寫手加入行列;加強會員聯繫繼續寫作;另外也有人建議能夠把「藝文部落格」定位在發揚報導各種文化活動及為台灣文化資產做保留及宣傳;代營運業者表示這些都會納入今後加強的項目。
莊舜清表示:每當藝文部落格註冊人數或發文量增加,很快就會接到民間業者投訴電話,認為政府「與民爭利」,所以一年多來的低調經營,加上臉書的興起,讓文化部重新思考藝文部落格的經營模式,不過他將會盡最大力量為台灣保留這一個「清新優質」的部落格做努力。
ole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說明:
一篇4千多個字的胡說八道文章,想看的人應該不多,不過在這「萬物齊漲收入跌」的時刻,找找資料,在鍵盤上敲敲打打,是老頭子免費娛樂消磨時間的好方法。至於內容是否合乎史實,因老人家書讀得不多,才疏學淺,錯誤在所難免,加上每個人見解和引用資料不同,或許看法會產生差異,但千萬不要當真,不要在鍵盤上浪費指尖皮和時間,就把這篇當成笑話看看就好。為了一個死去的人和雖然活著但一點血源都沒有的人打筆戰,一點意義都沒有。
前言:
2012年5月4日馬英九到屏東科技大學參加「與學生有約」座談時,有學生反映:「便當分量縮水吃不飽」。意思是反映物價上漲,便當的飯菜量縮水到一個填不飽肚子。馬當時接話表示:「你需要再多吃一盒,還是忍著餓?」這一番話被解讀成總統回應:「那你有買第二個嗎?」,還因此被kuso為「馬惠帝」,個人認為這個比喻有些不妥,因為他常常用「冷笑話」來回答民眾的問題,也沒有說「為什麼不吃牛排?」這麼雷人的話。
對於「『台灣總統』馬英九≠『晉惠帝』司馬衷」這個不等式,可以用幾個簡單的項目來加以檢視。
ole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答案是:
太平天國~洪秀全
中華民國~孫中山
中華民國在台灣~李登輝、陳水扁
中華民國在台灣~馬英九(自稱是「第一個客家總統」,假的!)
ole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清朝道光皇帝(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愛新覺羅.旻寧,是嘉慶的次子,清兵入關後的第六個皇帝,也是清朝唯一以嫡長子身分繼承皇位的皇帝。道光即位時正值鴉片氾濫,道光為挽救國家財政危機,也主張禁煙,多次下詔禁鴉片進口,禁止自種自製。之後鴉片戰爭爆發,由於道光「戰守無策」,「時和時戰」,清朝戰敗於英國,並與英人簽訂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今上欲急與中國簽訂「服貿協定」,這分明是一份不平等條約,而且簽約對象是說謊起家的共產黨(蔣介石就被毛澤東騙得團團轉後丟掉整個大陸逃來台灣避難),置全台灣多少小型商家及從業人員於不顧,這傷害比道光簽南京條約時還要嚴重,但今上一意孤行,還要下鄉宣導簽定服貿的好處,很像當年「雍正」利用「曾靜」到全國宣講「大義迷覺錄」,大力拍雍正的馬屁,後來曾靜被乾隆拉出去「砍頭」,所以被指派下鄉者要明辨是非以免將來惹禍上身。
道光帝一生儉樸,所穿龍袍是宮內舊料所制,「衣非三澣不易。宮中用款,歲不逾二十萬,內務府掌司各官,皆有『臣朔飢欲死』狀。頌之者謂其儉德實三代下第一人,雖漢文帝宋仁宗亦不能及。」滿朝文武亦因此投其所好,所穿朝服「故意打上補丁」,以示清廉。今上常常洋洋得意的說,他的手錶是結婚時岳父送的,他的慢跑鞋都一補再補,他的游泳褲破了也要送去「打補釘」,他的一床棉被已經蓋了三十幾年,用這些事情來凸顯他的儉樸,這讓我想起清朝最節儉的皇帝「道光」,但道光卻是近代第一個和外國人簽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將香港讓予英國治理、開放五口通商、賠償英國2千1百萬銀圓等「喪權辱國」的皇帝;今上治理台灣,為了獲取選票,放任地方官員貪污舞弊、浪費公帑,幫財團減稅,政府組織「疊床架屋」員額增加,稅收減少,舉債暴增,還債困難,這兩位相距兩百多年的國家領導人,真讓人猜不透他倆為什麼在某些方面那麼相似?
「曹振鏞」是道光帝第一重臣,奉行「多磕頭,少說話」哲學。這就是當個「順臣」而非「能臣」,造成大臣所上奏章也「語多吉祥,凶災不敢入告」。繼起的「穆彰阿」,人稱「在位二十年,亦愛才,亦『不大貪』,惟性『巧佞』,以『欺罔蒙蔽』為務」,甚至鴉片戰爭時,前方將帥還不斷謊報戰功,「戰敗後的廣州,並沒有像通常那樣死氣沉沉,而是上上下下都喜氣洋洋地互賀升遷」,指揮官「靖逆將軍」奕山竟被欽命「交部優敘」,賞白玉翎管。今上治國也是喜歡用聽話的「順臣」,對於「能吏」若無法貫徹今上意志,小則警告,大則「去職」。放眼看去,台灣「治權機關」的「特任官」稱得上「能吏」的有幾人?行政、考試、監察三院「領導」,均以今上意志為意志,「彭淮南」可算是「馬朝」中少數「能吏」之一,但他是「扁朝」遺老,若非能力和操守受到肯定,也早就被拔除了。
道光朝之禮部右侍郎「曾國藩」批評道光時代:「九卿無一人陳時政之得失,司道無一折言地方之利病,相率緘默。」「以畏葸為慎,以柔靡為恭。」,「京官之辦事通病有二:曰退縮、曰瑣屑。外官之辦事通病有二:曰敷衍、曰顢頇。」乃至太平天國兵起,地方官仍互相隱諱,不敢上報。今日台灣官吏,因通訊發達,除了一些腦袋瓜有問題者,如:颱風天留守「溜號」去「吃地瓜粥」,還敢大電話到電視節目「嗆聲」者;南部大水患,清早去游泳者、去理髮者、去參加喜宴者、司法官偵查中洩密直接向今上報告案情者、說詞一日數變者、利用「天賜良機」偷拆屋者、四道金牌欲調回人在國外位女兒主持婚宴者、監聽國會總機之白癡者、滿口謊言之87者以外,算是一個民主國家,但許多掌權者不知「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今上也對「佞臣」拔擢與照顧不遺餘力,因此有「圈地」者其黨內中央委員排名還因次高升。
ole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台灣民間有「嘉慶君遊台灣」的故事流傳,也當作戲劇的題材多次上演,迄今仍有許多穿鑿附會的說法,包括:竹山番薯、麻豆文旦、王得祿護駕等等,但均非史實。清朝皇子奉命辦差外出,都需奉旨行事,檔案也必須記載,嘉慶帝一生不曾到過台灣,很多史學家猜測,應該是把「福康安」當成嘉慶君編寫而成的一本虛構小說。
清朝雖經康熙「平定全國」,雍正「改革開放」,造就清朝一片榮景,傳到乾隆即位,稅收增加、國庫充盈,到乾隆中葉可稱是「康雍乾盛世」,但很多人認為雍正得位不正,且對自己兄弟刻薄,加上乾隆刻意稱「以祖為師」,一些馬屁精將此一時期稱為「康乾盛世」,而省略掉雍正的功績。若非雍正:「整頓吏治、催討虧欠、實施攤丁入畝、耗羨歸公、改土規流、平定西疆」為乾隆打下深厚基礎,乾隆哪能當太平天子,並師法康熙六下江南,但加上到處風流留情而被稱之為「風流天子」?今上雖非「風流天子」,但眼看「台灣累積60年的國力」在這幾年正快速下降中,能不改變行事作風乎?
乾隆中葉官吏開始奢靡,貪聲四起,並為乾隆下江南花費巨額經費全力奉承,結果所花銀兩均向百姓攤派得來,並從中加成中飽私囊,弄得江南官府庫銀虧空虛,民怨四起,清朝國力開始走下坡,所以乾隆晚年自認:「六次南巡是朕這一輩子最大的錯誤。」觀今上做為,應該熟悉這一段歷史,所以到目前為止學雍正的「爭奪上位」、「清算政敵」,學乾隆的「Long Stay」,都學得有板有眼,連台灣官吏的拍馬貪污,簡直就是當時的翻版,但康、雍的「謀國治國」,不知什麼時候要開始實施,很令人期待。
嘉慶皇帝初名「愛新覺羅.永琰」,是乾隆第十五子,即帝位後為避免避諱擾民,改稱「顒琰」,年號「嘉慶」。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辛亥,乾隆帝在勤政殿,召皇子、皇孫、王公大臣等入見,宣示十五子永琰為皇太子,第二年傳位為於他,為嘉慶元年,但乾隆仍以「太上皇」名義掌朝;雖最終乾隆帝「禪位」永琰,但嘉慶最初四年至乾隆去世,嘉慶只是一個魁儡,開始親政時已39歲。接下乾隆留下來的爛攤子後,嘉慶知道乾隆下江南不僅擾民且浪費,所以他下旨廢除「南巡」。今上可能想學乾隆晚年讓位後繼續當太上皇,或是認為唯有「共產黨」的「以黨領政」才能讓台灣人民安居樂業,所以違背競選總的承諾,積極爭取黨主席位置。但以近5年來的台灣,好像學雍正的整頓吏治、稅負公平、改善經濟環境、增加人民收入才是剩下任期的當前要務;且一個民主政治成熟的國家,是不容許「太上皇」及「以黨領政」的現象存在。
ole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台灣因「關說案」、「監聽案」鬧得沸沸揚揚,王金平嫁女兒遠赴馬來西亞宴客,今上以4通電話嚴厲召回,但王仍然按照既定行程回台,讓今上非常不滿親上火線召開記者會痛斥王金平。但因黃世銘拍馬屁(?)或受今上指使(?),越級報告,夜奔官邸向主子報告,事發黃只承認一次後來說兩次,最後成多次。
今上競選總統時,信誓旦旦說今後決不允許有「非法監聽」,但卻又被發現監聽「國會監聽」,在國外發生這麼大的案件,領導人都應該主動辭職下台,但至今仍然每天背著抓一條小辮子打,騜、黄兩者連手非法「滅王」,頗有「宋高宗」與「秦檜」「滅岳」的味道;另外有人認為「年羹堯」戰功輝煌,擁立有功,雍正怕年「功高震主」,最後將他賜死,讓清朝少了一位驍勇善戰的大將。而今上是一位沒有朋友得總統,王金平是一位沒有敵人的院長,相較之下王有「功高震主」的嫌疑,恐怕威脅下屆黨主席和總統的選舉,所以媒體定位這是一場「九月政爭」。
ole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清朝自乾隆中葉已呈敗像,嘉慶、道光雖知國力快速衰退,以身作則帶頭發起勤儉救國, 但全國上下奢華風氣已成難以改變,官員為搏上位者歡心,都穿舊官服甚至刻意打上補丁,極盡拍馬之能事。但官員們私底下:營黨結私、貪污舞弊、橫徵暴斂、欺上瞞下、生活糜爛…積習難改,接下來咸豐、同治均無大作為,光緒更是受制於慈禧及掌握政權、兵權之權臣,導致發生列強欲瓜分中國之危機,幸好武昌起義滿清政權被推翻,中國才免於淪為列強殖民地之悲慘命運。但民國肇建後仍然內憂外患不斷,直到國府遷台,’70年代後方有機會發展民生經濟。
昔日南明鄭氏王朝「東寧王國」在台灣,也曾努力建設台灣,發展教育,也因主政者剛愎自用、內部鬥爭、互相殺伐,僅維持22年政權就被清朝所滅。
目前台灣政壇是東寧王國及清朝中葉以降官員行為之翻版,顧炎武在「廉恥」一文中提到:「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為今日台灣政壇最佳詮釋。今之台灣政客們為搏取選票,政府舉債為財團減稅、免稅,討好選民,政客們為自身利益,與財團掛勾,貪污腐敗,罔顧台灣在世界的經濟競爭力急遽衰退,置百姓生活於不顧,真是無恥至極,如此行徑以「國恥」稱之毫不為過。
近15年來藍綠惡鬥愈烈,互扯後腿,鼓動人民抗爭,讓台灣經濟雪上加霜,薪資所得倒退20年,兩黨執政均推諉責任曰「大環境」關係,實際掌權之「匪類」政客都以自身利益為第一考量,以致被競爭對手「南韓」迎頭趕上,這是「政客之恥」所造成之「國恥」。
ole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從感到震驚痛心、要求盡速返國澄清到召開記者會痛批「民主最恥辱的一天」,馬英九連續多日重炮出擊、步步進逼,9月9日晚更直接對國會龍頭繼任人選表態,展現撤換立法院長王金平的堅決態度。
台灣國會議長關說案爆發,時間點和劉政鴻拆大埔民宅一樣,利用王金平出國的「天賜良機」揭發,檢察總長並公開承認是以「監聽」的手段取得證據。今上說出「這是台灣法治最恥辱的一天」的重話,讓台灣民眾人心惶惶,擔心因為執政黨內部的政治鬥爭,而讓台灣政治情勢動盪不安、經濟景氣繼續下滑、生活品質更加低落。
國父孫中山先生把政治的力量分為兩種:政權和治權。「政權」是「管理政府」的力量,現在的台灣,最高政權機構就是「立法院」,是人民選出立法委員所組成用來管理政府單位;「治權」是政府自身的力量。在台灣政治制度因人而異的奇怪環境之下,「強人治權」總是壓抑「人民政權」,今上似乎師法兩蔣時代作風,要把自己塑造成為「政治強人」,但種種作為都引發爭議,將來歷史定位不知將如何界定他的功過。
台灣司法採「無罪推定原則」(presumption of innocence),意指「未經審判來證明有罪確定之前,優先推定被控告者無罪」。無罪推定原則是現代法治國家刑事司法通行的一項重要原則,是國際公約確認和保護的基本人權,也是聯合國在刑事司法領域制定和推行的最低限度標準之一。
|
ole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0年前小學開始上歷史課,老師說:「蔣總統率領黃埔軍校500師生,帶著500支步槍組成國民革命軍東征、北伐,完成中國統一大業。」40年前服兵役時,上政治課「輔導長」也如是說。2013年8月23日馬總統在陸軍金門防衛指揮部擎天廳向官兵精神講話表示:「國軍自黃埔建軍迄今,從當年「500支步槍」開始,黃埔子弟在國家危難之際挺身而出,用血肉築起國家永續發展長城。這些國軍將士投入戰場,從未退縮,才確保國家安全。」這是一個「省略」歷史、「模糊事實」的「造神謊言」。黃埔師生1925年的「東征」與1926年至1928年的「北伐」,大家都「肯定」,但並非1949年以來國民政府所說的那麼神。
黃埔軍校師生參與東征,並未全程參與,只是最後做「清掃戰場」的工作。
1920年11月「陳炯明」迎孫文由上海回廣州,準備整合北伐事宜,不料孫文抵粵後改編陳部為其直屬,引起陳之不滿;1921年又因陳炯明不服孫文任「非常大總統」, 1922年6月16日,陳炯明部下「葉舉」在通知孫文後,出兵圍攻總統府,鳴炮警示孫文離開廣東。孫文轉移到到永豐艦(後改名中山艦)還擊轟炸廣州後離開廣東,史稱「六一六事變」。
ole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南市海安路拓寬成為40米道路後,產生很多畸零地,從民族路起到忠明街一帶路面,處處可見斷垣殘壁形同廢墟,地主也因無法就地另起新屋紛紛他遷。海安路的拓建是為了拓寬馬路,但在拆屋過程中,卻硬生生將街道的房子挖剖一半,手法就像一隻刀子般,將海安路整個切開。市府規劃建造的海安路地下街,經過十年這條半途而廢的街道,醜陋地暴露著,因滲水、坍塌,成了無法完工的邊緣黑區。
2004年,台南「海安路藝術造街」策展人杜昭賢,向市府提出計畫並一一前往地主家中說服商借,將停工十年,毀傾眾多民宅的海安路地下街,以藝術造街改造破敗的街容,重生街道命運。其中以建築師劉國滄的「藍曬圖」成為最搶眼的景點。10年來,多少新人在此拍攝他們幸福的結婚照,也是許多遊客到台南必參觀及拍照的景點之一。但因少數參觀民眾不守規矩,將原本裝置藝術元素的桌椅破壞,造成今日僅剩牆面尚稱完整,更有民眾擅自登上已是危樓的樓梯,令人為他們的安全捏一把冷汗。原答應出借一年的地主,因有水泥塊掉落的危險情事發生,決定要求台南市政府於八月底前將牆面恢復原狀刷白歸還。
原設計者劉國滄表示,藍晒圖已經是台南人共同的記憶,面臨拆除很可惜,但仍尊重屋主與台南市政府後續的決定與做法。藝文工作者同時是台南人的辛怡澄表示,當然覺得很可惜,畢竟藍晒圖是許多人到台南必定拜訪的景點,整條海安路也是具有台南地方特色的街區;北上工作的台南人蔡佾純則表示,藍晒圖與海安路一帶是她帶朋友來台南拜訪的首選景點,若真要拆除感到很不捨,就算未來有機會在其他地方重現,也少了原汁原味。市政府都發局表示,藍晒圖以屹立10年,階段性任務達成,往後可能會透過其他形式重現藍晒圖;目前藍晒圖牆面老舊,又常有遊客攀爬,有民眾擔心,8月底設計團隊退出後,恐將淪為一面「危牆」。
不過也有藝術家持相反意見,認為一件室外裝置藝術,附著在被拆除的廢墟上已經10年,原來就不是具永性保持的打算,10年的光陰,被日曬雨淋、民眾摧殘,已經失去原貌,也存在有潛在性的危險,10年來也已經達到原來的目的,地主要求歸還或市府主動另行改造,都不會令人感到意外,只是「藍曬圖」的名氣太大,才會引起這麼多的討論。都發局人員表示,年初以來即不斷接到要求留住「藍曬圖」的陳情,其中還有來自國外的陳情電郵。但「藍曬圖」原本是一棟因海安路拓寬,被拆得像是斷垣殘壁,只剩些許畸零地的私人產業,轉化成「藍曬圖」後不少參觀者好奇攀爬到二樓,危險行為勸也勸不聽,讓屋主非常困擾。「藍曬圖」為私人產業,約10年前市政府開始執行海安路藝術造街計畫時,感謝屋主無償出借給市政府使用;若地主要收回,市政府不能有意見,只能恢復原狀「漆回白」歸還,市政府不可能「拆」掉私人產業。
ole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每次出國,在海外看我們美麗的「中華民國國旗」,都會感動到「眼眶泛紅」,高中時期看到電視轉播中華少棒揚威美國威廉波特,僑胞手持國旗賣力加油,眼淚都會不自主的流下。
ole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