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城之月(日文:くこうじょう・の・つき,Kōjō no Tsuki)是知名的日本民謠。瀧廉太郎(Rentaro Taki, 1879~1903)作曲,土井晚翠(Bansui Tsuchii, 1871~1952)作詞。
荒城之月最早載於日本明治時代五年制中學音樂課本,是1901年應東京音樂學校(今東京藝術大學音樂系)編輯新音樂教材的需要而誕生的作品。
當時的著名詩人——土井晚翠受到東京音樂學校的委託,替中學音樂教材創作歌詞。這篇「荒城之月」的題目勾起了他的幽思,以會津藩的鶴ヶ城(幕末戊辰戰爭的發生地點)為背景,創作了四段優美哀悽的詩文,非常動人。
日文原詞
- 春高樓(かうろう・こうろう)の花の宴(えん) 巡る盃(さかづき)影さして
千代の松が枝(え)分け出(い) でし 昔の光今いづこ - 秋陣営の霜の色 鳴きゆく雁(かり)の數見せて
植うる剣(つるぎ)に照り沿ひし 昔の光今いづこ - 今荒城の夜半(よは・よわ)の月 変わらぬ光誰(た)がためぞ
垣に殘るはただ葛(かずら) 松に歌ふ(うとう)はただ嵐 - 天上影は変はらねど 栄枯(えいこ)は移る世の姿
映さんとてか今も尚 ああ荒城の夜半の月
中文翻譯
- 春高樓兮花之宴 交杯換盞歡笑聲 千代松兮枝頭月 昔日影像何處尋
- 秋陣營兮霜之色 晴空萬里雁字影 鎧甲刀山劍樹閃 昔日光景何處尋
- 今夕荒城夜半月 月光依稀似往昔 無奈葛藤滿城垣 孤寂清風鳴松枝
- 天地乾坤四時同 榮枯盛衰世之常 人生朝露明月映 嗚呼荒城夜半月
翻譯者:茂呂美耶
春日高樓明月夜,盛宴在華堂。杯觥人影相交錯,美酒泛流光。 千年蒼松葉繁茂,弦歌聲悠揚。昔日繁華今何在,故人知何方?
秋日戰場布寒霜,衰草映斜陽。雁叫聲聲長空過,暮雲正蒼黃。 雁影劍光相交映,撫劍思茫茫。良辰美景今何在,回首心悲愴!
荒城十五明月夜,四野何凄涼。月兒依然舊時月,冷冷予清光。 頹垣斷壁留痕迹,枯藤繞殘牆。松林唯聽風雨急,不聞弦歌響!
浩渺太空臨千古,千古此月光。人世枯榮與興亡,瞬息化滄桑。 雲煙過眼朝復暮,殘夢已渺茫。今宵荒城明月光,照我獨彷徨!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