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府城做16歲 01.jpg   

 

農曆七月七日七夕「做16歲」,

 

是台南府城傳承300多年的特有民俗,

 

今年台南地區有十家廟宇舉辦這一項民俗活動,

 

許多家長都帶著1996年出生,

 

肖鼠的兒女到廟中參與活動,

 

上香祭拜,慶賀小孩「轉大人」。

 

台南府城做16歲 02.jpg   

 

台南「做16歲」成年禮民俗,以往都只在台南市舉行,

 

相傳起源於五條港港區苦力,

 

沒有成年的苦力只能領半薪,成年後就能領全薪,

 

自然要大加慶賀。

 

台南府城做16歲 03.jpg   

 

在過去台南做16

 

當外祖母的要替外孫準備紅包

 

那些行頭以外,祭拜用的紅龜(麵龜)也是由外祖母準備,

 

稱之為「外嬤龜」。祭拜結束後,

 

那些「外嬤龜」就分送親戚朋友,

 

讓大家知道某家的孩子已經16歲成年了,

 

如果親戚朋友中同時有多家孩子16歲,

 

當天可以收到許多份「外嬤龜」,

 

所以台南又有一句俗諺︰「外嬤龜,四界嘟」。

 

 台南府城做16歲 04.jpg  

 

一般人在自家祭拜七娘媽」,

 

是在客廳靠門口處擺出分上下層的供桌,

 

七娘媽亭用椅子墊置在供桌後的正中央,

 

上層供桌中間是香爐、右邊是紅龜粿(外嬤龜)

 

左邊是油麵或麵線,金紙放在旁邊,

 

下層最內擺四果、五牲、素果(菜碗)

 

並依序往外擺著七碗油飯、七碗麻油雞酒和七碗甜芋,

 

一盤是七項化妝用品,包括胭脂、新竹凸粉、鏡子、

 

梳子、茶油(髮油)、香水和紅袋子、針線,

 

另一盤是圓仔花七朵(或是玉蘭花等香花)、

 

頭簪花七朵和花枝、燭台,

 

最外面擺放七雙筷子和七支湯匙,

 

供桌兩旁綁二枝紅甘蔗,祈求節節高升。

 

台南府城做16歲 05.jpg   

 

比較講究的除了給大紅包以外

 

還要準備全新的鞋子襪子西服帽子腳踏車

 

手錶金戒指等在祭拜後

 

16歲的孩子換上全套裝備到住家附近逛一圈

 

一方面宣示孩子已經滿16

 

另一方面也有炫燿的意思在內

 

台南府城做16歲 06.jpg   

 

台南的母親通常很疼愛女兒

 

當外孫做16歲時都會盡量幫女兒的面子做足,

 

「外嬤龜」一家做的比一家大,

 

外孫的行頭也盡可能的豐富。

 

198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很多人家除了拜拜以外,

 

還要大宴賓客,所以在七夕這一天,

 

台南的餐廳和外燴師父最是搶手。

 

台南府城做16歲 07.jpg   

 

這個本來是台南五條港地區發展出來的民俗活動,

 

現在連外縣市搬到府城居住的市民,

 

不少也有幫孩子做16歲的習慣,

 

但目的已經和當初為了領成人工資不同,

 

而是希望孩子16歲以後,不論是在生活、學業上,

 

要會自己照顧自己。

 

台南府城做16歲 08.jpg   

 

祭拜完後,接著是「鑽鳥母宮」,

 

某一民俗專家說

 

台南的風俗還要叫小孩鑽過七娘媽亭腳,

 

就像媽祖遶境時善男信女鑽轎腳祈求平安的意思。

 

但是台南老一輩的人說,

 

這代表孩子離開「鳥母宮」轉大人,

 

鳥母也完成了他照顧孩子的任務,

 

所以在七夕這一天,要很隆重的祭拜七娘媽

 

及他的屬下鳥母,感謝祂們16年來的照顧。

 

到底哪一種說法才是正確

 

只能留待學者專家探討後才能確定

 

台南府城做16歲 09.jp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台南;府城;做16歲
    全站熱搜

    ole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