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北采田福地01   

 

新竹市古蹟預定行程都已經走完,為了享受高鐵可以打75折的「熟年(60~65歲)」票,朋友建議可以到竹北「采田福地」看看,那是縣定古蹟,心想反正還有時間,就多加了一個參觀點。

 

竹北采田福地02  

 

車停「采田福地」廟埕外,我就發現來對了,寬廣的廟埕打掃得乾乾淨淨,時間接近下午530,可能在巷子裏加上電子媒體鮮少關愛,所以沒什麼遊客。在門口探頭並向坐在裏面的一位先生請教是否可以進入參觀,他說可以,立刻起身為我們介紹,還將各個房間打開讓我們拍照,這是這趟新竹之旅讓我感到最親切、熱情的景點,後來知道他姓劉,是附近居民,在這裡當義工。

 

竹北采田福地03  

 

劉先生還帶我們到廟的虎邊空地看他們的植栽,這些花草樹木都是信徒主動拿來栽種,連用來搾取「橄欖油」的橄欖樹都有,而且也看到它的果實,離開時劉先生還送我一盆「小本鳳凰木」,再次造訪時,一定要帶一些台南的土產當伴手禮。

 

竹北采田福地04  

 

劉先生說,這裏原是平埔族「道卡(Taokas)族」所有,新竹古名「竹塹」為「道卡(Taokas)族」人語,在漢人未進入開墾前,這裏是一片草埔,野鹿成群,所以原住民亦稱這裏為「鹿場」,他們就在這歷過著悠遊自在的「獵鹿」生活。

 

竹北采田福地05  

 

後來乾隆賜「錢、衛、廖、三、潘、黎、金」等七姓表彰他們為朝廷盡忠(個人認為這是清廷實施「以番制番」政策下的產物)。原來「采田福地」位於龍穴上,龍頭就在神龕下,所以這裏的平埔族大多受到福蔭,生活過得都很好,龍身,龍尾就在廟的虎邊,當時虎邊也有預備建造廂房,每到上樑時蓋好的牆壁就倒塌,連續有3次之多,後來請福州地理師查看,建議廂房只可以蓋在龍邊,以免破壞地理,所以才會形成今日不對稱的模樣。

 

竹北采田福地06  

 

後來竹北發展快速,很多大型建築物次第蓋起,原來的龍穴以經被破壞。不過竹北地區有許多土地仍然屬於這七姓後代所有,他們對公益事業也很支持,例如:捐出14甲土地供蓋「竹北義民祠」,「義民中學」部分校地也是由他們捐贈,可惜的是七個姓氏後代,現在僅存五姓,「金、黎」兩姓後代雖經多方尋找,也在平面及電子媒體登出尋人廣告,但至今均無消息。

 

竹北采田福地07  

 

另外政府實施「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等土地改革政策,「忠厚老實」的「道卡族人」很多土地就被佃農取走(原來佃農取得地目為「田」的土地,現在很多都變更為「建」,因此都成為「田僑仔」)。1985年被內政部指定為「三級古蹟」時,廟裏廂房還住有很多遊民,經縣政府發給每人數萬元搬遷費後令其遷出,1987年廟方才得以整修。

 

竹北采田福地08  

 

現位於新竹縣竹北市中正西路21938號的「采田福地」,或稱「竹塹社公館」、「采田宮」,是原住民「竹塹社」供奉其祖先與福德正神,乃其祭祖的祠堂,是Taokas族竹塹社的精神象徵。建於1760年(清乾隆25年),1854年(清咸豐4年)因粵、閩械鬥波及被毀,1876年(光緒2年)重建,1878年(光緒4年)落成,1985年被內政部指定為三級古蹟,後因年久失修,1987年社人決定自行整修,後又多次修建成為今貌,現為縣定古蹟。

 

竹北采田福地09  

 

平埔族竹塹社分布於竹塹埔,南至香山,北至竹塹溪一帶。清康熙21年(1682年),明鄭的「鄭克塽」軍隊北運軍餉,勞役社番,北番七社作亂,經平剿後,平埔番大多竄入內山,只有竹塹社歸降,並漸次北遷,聚居於漸成以前的竹塹地區。

 

竹北采田福地10  

 

雍正十一年(1733年),竹塹栽竹為城,竹塹社奉諭遷往「舊社」,而在此期間竹塹社平埔族助清廷,屯守臺疆,屢建巨功。故而分封茅土,並分賜食邑采田,營建公室。乾隆十二年(1747年),部分平埔族人遷入吧哩嘓(今新埔),一部份則因苦於水患,於乾隆十四年(1749年)遷往新社。 

 

竹北采田福地11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臺灣知府「覺羅四明」諭令「熟番」按清俗雉髮、著冠履,並依各社所在,賜「錢、衛、廖、三、潘、黎、金」等七姓。(有人認為:歷朝賜姓,是一種羈靡他族的做法。表面是皇帝給予恩典,讓受賜者以擁有此虛名為榮,效忠朝廷,實際上是要他們忘記原來對祖宗的歷史記憶,以達完全統治之手段。)又選擇「三山發而中立,二水分而交流;左案獅頭,右屏鳳鼻」之地,建築七姓祠堂,取名「新社公館」,公館中供奉福神(依臺灣習俗,非為官者牌位不得居於中坐)。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公館落成時,乾隆皇帝御賜「特封義勇可嘉」御匾,懸於廳堂內。

 

竹北采田福地12  

 

道光年間,又供奉富媼為「蕃釐之光」。咸豐四年(1854年),適逢天災流行,加上閩、粵分類械鬥,使得室毀人離,滿目瘡痍,景況蕭然。雖然同治年間,有人倡議重修公館,終竟因故未能付諸行動。

 

竹北采田福地13  

 

到了光緒二年(1876年),由土目「廖安邦」、通事「錢玉來」主持重建,原定的建築規模為「正身三間,落廒橫屋四間」。但因為建造經費短缺,所以次年向漢人借貸銀錢,後由錢玉來償還,再用館前曠地抵償,才恢復舊觀。又因「義取食租,番從采田」,故號「采田」,取名為「采田福地」,希望後人不忘祖。

 

竹北采田福地14  

 

「采田福地」舊稱「竹塹社公館」,現主祀土地神(番王爺),故亦稱為「番仔伯公」,是平埔族竹塹社僅存的見證。現存的采田福地,為單進三開間的燕尾翹脊硬山屋宇,外觀沒有一般漢人祠堂的豪華與細膩,建築形式卻無大差異;明間退凹的正面,由三樘木質格扇組成,中央實心板門彩繪門神,門楣上安方形門簪,篆刻「常春」、「文光」,上有金字橫額,題:「采田福地」四字。門框聯書:「何莫由斯長食邑,誰能舍此固封疆」。廳堂內,白灰與卵石牆基,給人粗曠簡樸的印象,但神龕仍因襲漢人祠堂的花俏,上刻有「番釐保障」,神龕上懸掛御祀「特封義勇可嘉」匾額(劉先生說:這是根據照片複刻的。),突顯本建築的地位。

 

竹北采田福地15  

 

中央供奉滿臉黑鬍的「福神」及相貌和譪的「富媼」,虎邊共祀七姓祖宗總牌,地望「臺灣」,中書:「特封義勇衛竹塹七姓化番」諸字,以下各姓均寫「顯考妣孺人」,僅有「錢氏歷代始太高曾祖考妣」中坐,這是因為公館是由「錢玉來」建造的關係

 

竹北采田福地16  

 

竹塹社采田福地始建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毀於1854年,重建於1878年。民國74年(1985年)經內政部指定為古蹟,新竹縣政府於2003年委託中原大學完成「竹北采田福地整修規劃」,2007年交由「符宏仁建築師事務所」進行修護工程之設計監造工作,並由「潤昶有限公司」負責整修工程。 完工後的采田福地處處散發思古幽香,不僅標示著道卡斯族竹塹社人的歷史地位,更為前來的參訪者,訴說著數百年來,漢、原兩族群為這塊土地共同奉獻、打拼的史實。

 

竹北采田福地17  

 

竹塹社采田福地始建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毀於1854年,重建於1878年。民國74年(1985年)經內政部指定為古蹟,新竹縣政府於2003年委託中原大學完成「竹北采田福地整修規劃」,2007年交由「符宏仁建築師事務所」進行修護工程之設計監造工作,並由「潤昶有限公司」負責整修工程。 完工後的采田福地處處散發思古幽香,不僅標示著道卡斯族竹塹社人的歷史地位,更為前來的參訪者,訴說著數百年來,漢、原兩族群為這塊土地共同奉獻、打拼的史實。

 

竹北采田福地18  

 

平時有附近民眾前往燒香,每年農曆七月十七日為祭祖的日子,可惜以往用母語請神、生食豬肉、走田競走的習俗已失,殊為可惜,僅留下這座古蹟作為原住民歷史的證物。

 

相片013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le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