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7846283-2c7614137024f2eab49b8d243f6c13a5  

 

位於小金門青岐村貴山(原名龜山)山麓的「烈女廟」,原名「貞烈祠」,地方人士又稱仙姑廟建廟於1956年10月,據說是小金門香火最盛的廟宇,供奉一位貞潔烈女。中國福建人民「小三通遊金門」在2004年底開通前,由福建省旅遊局、省台辦高幹組成的考察團到小金門踩線,看到烈女廟碑記內容,和大門對聯「抗暴全貞,名傳千古;立祠血食,惠及萬芳」,臉色似乎不太好看,當然一筆將「烈女廟」比照古寧頭、八二三等戰史館,從旅遊景點名單中刪除。

 

HGVpJ1GvNZrbE.wORwmRnA

 

烈女廟主祀王仙姑,真有其人,且其墳墓就在廟旁。根據廟誌記載:「民國43年(西元1954年),青岐貴山海濱漂來女屍,由青岐人入殮安葬,魂魄當晚顯靈泣訴其原籍福建安溪,姓王名玉蘭,年方十七,家貧至廈門謀生,遇歹徒不軌,抗拒下投海殞難,漂至烈嶼。」

 

IMG_8379

 

但民間版本與廟誌稍有不同:「民國43年(西元1954年),青岐村貴山海濱漂來一具無名女屍,面如生人,但五花大綁,由當時海防駐軍劉姓戰士撈起入殮安葬,魂魄當晚託夢向劉姓戰士致謝並泣訴說:『我是福建安溪人,姓王名玉蘭,十七歲,家貧與父親到廈門謀生,因長得漂亮,6月9日午間,在海濱拾蚵時,被【共匪】數名包圍企圖污辱,我因誓死不從,百般抗拒,共軍獸行難以得逞,惱羞成怒,將我毆打後脫光衣服五花大綁,投海溺斃,我得以保住貞節,感謝您的打撈與入殮安葬,希望能夠建廟奉祀,我當保佑本地軍民平安。』」劉姓國軍夢中回答:「我只是一個基層軍人,哪有能力為您立祠建廟?」隔天「青岐村長」也做了同樣的夢。

 

IMG_8378

 

因王玉蘭多次顯靈保境,2年後,當時烈嶼師師長「田樹樟」少將感念她的貞烈志節,決定建廟奉祀;於是駐軍官兵和青岐村民發起募捐共同集資,由駐守烈嶼的陸軍81師建廟,也成為當時駐軍及村民精神寄託之所,地方民眾以「王仙姑」尊稱。

 

IMG_8380

 

在那個一切以「反共抗俄,殺朱拔毛」為前提的年代,「烈女」除了貞潔外,更被賦予連「屍體」都要「投奔自由」的時代意義,這在當初由國軍部隊興建的「貞烈祠」碑文中明白載示,也算是小金門另類的戰地風情。

 

IMG_8381

 

烈女廟落成後由於靈驗異常,有求必應,香火鼎盛,歷經民國65年、81年汶萊華僑、台北信士慷慨解囊,地方仕紳募資獻地,並將墓地遷葬廟側,由駐軍「班超部隊」及「青岐村民」共同為她立墓碑,小廟兩度擴建後成二進閩南建築規模,終於成就現在規模,是旅客到小金門的必遊景點,大金門古寧頭南山村還有分靈。

 

IMG_8382

 

1992年金門開放觀光後,昔日駐軍官兵,甚至包括將官在內,不少是專程回到小金門「烈女廟」送金牌還願,使得這座廟雖小,但為小金門最夯旅遊景點之一,因遊客日益增多造就商機,廟的下方及虎邊都有攤販及商店販賣小金門土特產。

 

IMG_838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les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